【中國科學報】深耕近20年,他說“天坑”既能“入地”又可“上天”

來源:《中國科學報》第4版 人物

發布時間:2025-06-26

■本報記者 沈春蕾

曾經,生物、化學、環境、材料這4個專業被學術界戲稱為“天坑”專業。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研究員周雍進在生物化工領域深耕近20年,可謂是踏入兩個“坑”,但他對“天坑”專業的說法并不認可。在他看來:“冷門和熱門專業其實不是絕對的,只要你的技術能夠真正走到前沿,甚至推動社會發展,那這個學科專業就是有生命力的。我在2006年踏入生物化工專業以來,從來沒認為這是個‘天坑’。”

日前,大連化物所與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共同舉辦合成生物學前沿技術與創新應用研討會。周雍進作為會議主要召集人之一接受了《中國科學報》專訪,分享了他從食品科學工程轉行進入生物化工專業的研究歷程。

從食品科學跨入合成生物學

2002年,周雍進考入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該專業是江南大學的王牌專業,對人才的培養寬口徑、重能力。本科期間,周雍進學習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微生物以及化工原理等專業基礎課程。

“經過4年學習,我意識到要從分子機制了解食品的功能、加工以及保藏過程。”周雍進告訴《中國科學報》,“雖然那時這一方向剛剛起步,但在不久的將來應該是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臨近大學畢業,周雍進發現食品的研究需要再往上游走一走,當時與其最接近的專業就是生物化工,他選擇到天津大學攻讀生物化工碩士學位,師從天津大學教授趙廣榮,開展鏈霉菌的分子生物學研究。

在天津大學學習期間,周雍進有一次在實驗室外看到一張海報,介紹了美國工程院院士杰·基斯林團隊用酵母合成青蒿素的前體青蒿酸,展示了合成生物學的巨大潛力。于是他開始自學相關課程,并閱讀了該領域的大量文獻,為后來進入大連化物所讀博,開展合成生物學研究打下了基礎。

在博士生學習期間,周雍進師從大連化物所研究員趙宗保,在科學思維和實驗設計方面得到了系統訓練,并且獲得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團隊合作的機會,開展合成生物學合成中藥活性成分丹參酮前體的研究。

周雍進還同時開展了輔酶調控、甲基化蛋白質組學以及中藥活性合成生物學這3個課題的研究。“雖然遇到了不少困難,最終我還是破解了相關技術的核心難題,這些經歷為我后來的學術生涯以及多線程工作模式打下了良好基礎。”他說。

博士畢業后,周雍進前往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的導師延斯·尼爾森是國際代謝工程和系統生物學領域的著名教授。在瑞典4年的學習工作期間,周雍進在導師指導下,拓寬了國際視野,學習了如何選擇課題、如何從事平衡基礎研究和產業應用背景的前沿研究、如何高效管理時間等。

周雍進告訴記者:“隨著深入了解合成生物學,我發現它既有底層的基礎研究,也有產業化前景。換言之,合成生物學是一個既能‘上天’,又能‘入地’的學科。”

2017年,周雍進回國加入大連化物所,正式從事合成生物學研究。回看這段從當年“熱門”的食品科學與工程踏入“冷門”的合成生物學的研究歷程,他感嘆道:“如果延續食品科學與工程的研究,也許我會走上另外一條路,但人生只能選擇一條路。我現在的研究方向也可以用于開發新型功能食品,從底層邏輯看,這兩個學科是相通的。”

構建酵母細胞工廠

在大連化物所,周雍進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構建酵母細胞工廠,高效合成生物化學品、燃料及藥物分子。

生活中,酵母是釀酒和烘焙常用的微生物。周雍進主要通過合成生物學手段拓展酵母的能力,使其不僅能釀酒,還能釀造出更多高附加值產品。

“現在的生物制造大部分以糖類為原料,但糖主要來自含淀粉的糧食,我國耕地資源有限,迫切需要拓展生物制造的原料。”周雍進解釋道,甲醇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多種途徑獲取,比如可以通過二氧化碳加氫制取。利用甲醇作為生物制造原料,不僅能緩解原料不足,還能實現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大多數微生物能‘吃’糖,但很少有微生物能‘吃’甲醇。”周雍進指出,以甲醇為原料進行生物合成的技術路線面臨著因甲醇代謝復雜,且代謝中間體甲醛毒性大,導致合成效率低下的挑戰。

這些年來,周雍進帶領團隊圍繞上述問題尋找突破口。比如,他們以多形漢遜酵母為生產宿主,通過適應性進化與理性代謝工程改造相結合的方式,并借助基因組測序和多組學分析,緩解甲醇代謝壓力,實現了甲醇生物轉化高效合成脂肪酸。相關研究成果2022年發表于《自然-代謝》。

周雍進團隊的研究強化了細胞對甲醇的耐受性,并提高了甲醇生物轉化效率。“目前,部分產物生產效率比較可觀,后面我們將繼續提高甲醇生物轉化效率,早日實現相關生物化學品的中試生產。”他說。

“意外現象往往意味著重大發現”

從孤身一人回到大連化物所到如今帶領40多人的研究團隊,周雍進還記得當年剛回國組建團隊時,大連化物所在實驗室條件和科研經費方面給予了很好的保障,提供了團隊成長的種子基金。

近年來,周雍進帶領大家通過協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合成生物學是一門設計感很強的學科,需要團隊成員具備交叉思維,特別是工程思維和邏輯思維非常重要。”周雍進為團隊成員營造了一種良好的研究氛圍,用他的話說,“只要實驗操作沒差錯,實驗過程中的意外現象往往意味著重大發現”。

周雍進在讀博期間就曾遇到過一個意外現象。當時,他正在開展NAD轉運蛋白的研究。這是一個膜蛋白,常規思路是先將蛋白表達出來,然后研究其功能。在一年多時間里,他嘗試了各種方法都沒有成功。于是他聯系了國外這個蛋白的發現者,獲知對方也遇到過相同的情況。

“這讓我意識到可能是蛋白量非常低的原因。于是我嘗試設計新的路線,把細胞內NAD生物合成途徑敲除,若轉運蛋白有功能,就能將細胞內NAD轉運到胞內維持細胞生長。通過這個互補實驗,我在大腸桿菌中成功構建并驗證了NAD轉運蛋白功能,并發展了新的NAD調控策略。”周雍進說,“從那時起,我就對意外的實驗現象非常樂觀。回國工作后,我們團隊中比較好的幾項研究工作都來源于意外的收獲。”

在選人方面,周雍進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面試學生或者工作人員的時候,周雍進第一眼看中的是“自我驅動力”。比如他會問應聘者“你最驕傲的一件事情是什么”“你最受挫的一件事情是什么”。談及為什么要設置這樣的問題,他解釋說,在應聘者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情感和內驅力,進而發現他們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以及對做好事情的渴望程度,這些素質比可以通過后期培養的學術能力更重要。

在周雍進看來,如果科學研究都可以按照設計好的路線進行固然很好,但有時候設計好的路線不一定走得通。他打了一個比方:“本來你是要去海邊撿海星的,結果卻撿到了一個非常美麗的貝殼,并且你還能探索這個貝殼跟其他貝殼的不同之處,這正是科學研究的美妙所在。”

以下是該媒體報道地址: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5/6/385195.shtm

版權所有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本站內容如涉及知識產權問題請聯系我們 備案號:遼ICP備05000861號-1 遼公網安備21020402000367號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日产精品一卡2卡三卡4乱码久久|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欧美亚洲国产丝袜在线| 又黄又爽视频好爽视频| 美国式禁忌3在线影片|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美国十次啦导航网| 四虎e234hcom| 精品国产粉嫩内射白浆内射双马尾|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不卡|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国产在线观看首页123| 青娱乐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v乱码在线观看| 97人人超人超人国产第一页| 国内精品一战二战| CHINESE中国精品自拍| 在线a免费观看| av网站免费线看| 国模吧双双大尺度炮交gogo| 97人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 欧美乱人伦视频| 亚洲一级片免费看| 暖暖免费高清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片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日本高清com|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无人高清影视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插我舔内射18免费视频| 一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动态| 女人张腿给男人桶视频免费版| 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天堂中文官网| 99re免费在线视频|